厚筑人生之基    共逐脊梁之梦

科学城春蕾学校新生入学预热攻略

发表时间:2023-11-10 09:03

蕾娃入学预热攻略

学习准备

亲爱的新一年级孩子家长:

欢迎加入春蕾学校这个大家庭!孩子即将开启的小学学习生活,您是否非常期待且有些忐忑呢?希望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

其实,在孩子的学习起步阶段,我们最重要的就是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为此我们不妨尝试从这几个方面进行:

1.保护好“好奇宝宝”

5、6岁孩子的年龄特点之一就是喜欢问为什么,不管是什么事情他们总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这是孩子智力发育的明显特征——家长应该为此感到欣喜。也许辛苦工作一天的您一回家就面对着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会觉得烦躁。会说想办法应付了事,或许您会说:“问什么问,管好你自己就行了!”或是针对孩子的问题瞎说一通。殊不知您这个不经意的行为对孩子好学善问的良好品德是个严重的打击。

当孩子提出问题时,您需要用欣喜的语气对孩子进行肯定后再尽可能帮助他,答不上来和孩子一起上网或看书查资料。当孩子的问题过于幼稚时您也可以轻声对孩子说:“我相信,宝贝稍稍思考就能回答出这个问题!”当宝贝说出答案时千万别忘记送上一个拥抱!

2、激发孩子的探索兴趣

孩子的学习需要强大的求知欲来推动,家长的作用是不断激发,而不是苛求。有些家长认为坐在家里看书写字才是学习,生怕孩子不爱学习,每天给孩子布置了很多书写作业,对于6、7岁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手还未完全发育好,过度的书写会使孩子厌恶和害怕学习。

其实学习无处不在,走楼梯的时候让孩子数数是学习;散步的时候让孩子读车牌是认识字母的学习;认认路边的路牌,广告牌是认字学习;玩玩找不同、走迷宫的游戏是培养注意力的学习;休息的时候在沙地里搭城堡也是一种学习。学习无处不在,关键家长要有一颗善于观察和挖掘的心,抓住学习的契机,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会善于观察,喜欢学习,对任何事物充满热情。

3.引导孩子爱看“大新闻”

在生活中,我们尽可能鼓励孩子看些知识性较强或是内容丰富的节目,减少孩子重复反复看动画片的情况。提倡给孩子适当地看些新闻,让孩子了解国家大事,拓宽视野,更为今后成为一名有责任意识的中国公民打下基础。现在的小学注重的不只是孩子的书面知识学习,更是注重对社会认知全面发展。

4.亲子阅读,让孩子乐于“看图书”

孩子的阅读能力的培养很重要,这对孩子的识字量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孩子还小,亲子阅读是最好的方式,可以通过阅读提些小问题,让孩子说说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等,多给孩子看绘本,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体验发挥孩子想象,让孩子提高阅读兴趣和能力。

新生报到时间:8月30日

秋季开学时间:9月01日






体育锻炼

运动,给生活添彩;锻炼,让人生精彩。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任。

从幼儿园过渡到一年级的孩子正处于身体的成长阶段,肌肉和骨骼尚未发育完全,心肺功能也不及成人那样有承受能力,所以在选择运动项目时,要选择那些强度相对较小,能够产生轻松愉悦氛围的运动项目。

为了帮助孩子们进行有效、科学锻炼,我们在此为孩子们们准备了一些趣味运动项目,大家动起来吧!

    一、跑跳类运动

    低强度的跑跳类运动有利于增强孩子的奔跑能力,能够较全面地提高孩子各个身体器官的机能,促进生长发育,特别是长高高。50米跑步,一分钟跳绳等。

    二、水上运动

    孩子有天生的亲水性,很多孩子都喜欢玩水。炎炎酷暑,家长可以通过游泳或水上游戏来鼓励他们参加体育锻炼。在游泳时,孩子的全身肌肉及呼吸系统都得到了全面地锻炼,效果比跑步还好,还提高了肺活量。

    三、游戏和做操

    这一类运动可在室内或室外进行,并且需要与他人合作。在运动的过程中孩子的判断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都会得到提高。学习课间操和眼保健操等。

    四、身体柔韧性练习

    跆拳道、武术等运动,可以提高孩子的柔韧性,家长可以依据孩子的体质和喜好,为孩子选择一些适合的、能够增强柔韧性的运动,练习坐位体前屈。

温馨提示:体育锻炼中应当注意的事项:

1.教给小学生一些常见运动项目的知识和技术,由于孩子的身体发育水平较低,心脏承受能力差,因此不宜做长跑、举重、吊环、长时间倒立等运动项目,而应当选择那些负荷较轻、欢畅活泼的运动项目,就像游戏、简易体操、小球类等。

2.比赛有规则,例如起跑时要听口令,打球时不能撞人,游戏时不能出线,这些是保证体育比赛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孩子们要有所了解。

3.合理安排锻炼的时间,循序渐进。运动量要由小到大,逐渐增加,动作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使小学生的机体有个逐渐适应的过程。由于小学生的体力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所以运动量也应随年龄而逐渐增大。

体育锻炼能够很好的培养孩子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孩子们自觉锻炼的意识和能力,使孩子身心健康得到发展,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联系地址: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绵山路64号            联系电话:0816—2482867